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今年第六次国内考察来到河南。在位于豫西南的南阳市,总书记了解中医药发展、艾草制品产业发展等情况。重播△独家视频丨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考察调研 南阳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医圣”张仲景等历史文化名人。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更是家喻户晓。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与专家学者座谈时专门提及这部经典著作,高度赞扬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疫情防控的一大特...
↑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他来到医圣祠,了解“医圣”张仲景生平及其对中医药发展作出的贡献。在中华文明的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医药作为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瑰宝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和绵延永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一次次决策部署一次次实地考察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方向↑2019年10月,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前夕...
•林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始终坚持“平衡调治,守正和中”的指导思想,以平衡脏腑、顾护脾胃、培植元气、扶正祛邪作为临床防治乳腺癌的主要原则。•随着乳腺癌发生发展,在疾病不同时期正邪的盛衰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临证要四诊合参,准确判断邪正盛衰关系,于细微之处把握祛邪的方法和力度。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林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始终坚持“平衡调治,守正和中”的指导思想,以平衡脏腑、顾护脾胃...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记者:郑纯胜 通讯员:王屹峰日前,我国基于舌象的胃癌诊疗新技术研究成果“基于舌象的胃癌机器学习诊断工具开发: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临床队列研究”在《柳叶刀》子刊《电子临床医学》上发表。该项研究由浙江省肿瘤医院程向东教授团队与西湖大学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影像实验室负责人杨林教授团队合作,表明基于舌象的诊断技术可以作为胃癌稳定的诊断工具,而舌象和血液肿瘤指标的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单独...
中医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千百年来,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中医药与人民生命健康、幸福生活密切相关。 中医药学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新时代如何把中医药这一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与您一起回望历史,感受中医药的魅力。 东汉末年,战乱不断,瘟疫流行。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张仲景家族二百多口人中病死了一百三四十口,单因害伤寒而死的就有九十多口。 张仲景...
•瘀毒与脾虚贯穿肝癌全过程,两者互为因果。“瘀”为肝郁气滞、邪热壅滞所致,以肝区疼痛、上腹部肿块为其临床表现;“毒”包括湿毒、热毒、瘀毒等,湿毒多见腹胀,热毒多见黄疸,瘀毒多见肝区疼痛。•潘敏求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的治法,并创立“肝复方”。该方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稳定瘤体,延缓复发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国医大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潘敏求研究中医药防治...